欢迎扫码关注


本刊特稿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学理探赜

    高娟;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网络空间延伸。作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它展现了中国对网络空间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当前,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维度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展开学理探赜,剖析其内在逻辑,直面其现实挑战,对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助力我国网络强国目标的实现以及全球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025年07期 No.62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先秦自然观在唯物主义基石层面的契合性

    吴智;金俣含;阚迪;

    随着“两个结合”的提出,追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所以能在新中国落地生根,一个重要原因即先秦自然观代表的中国传统自然观与其具有较高程度的契合性,为其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然而,对于双方自然观的契合性尚缺乏最为基础性的学术研究,往往将双方自然观中唯物主义基石的主要特征默认为理所应当之存在,缺乏对唯物主义基石层面予以“深耕细作”,就越过这一研究“起点”去“开枝散叶”。因此,对应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自然客观性和自然优先性,重新返回先秦儒道墨法各家典籍,梳理提炼出先秦“天地有常非鬼神”和“天地先设生之始”的自然观,方能确切把握双方自然观在唯物主义基石层面的契合性,而非大而化之的直接认定。

    2025年07期 No.621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模式选择与文明诉求重要论述探析

    孙开;赵恩爝;

    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作为在改革开放伊始深入思考和正确处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第一人,他进一步明确并坚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初步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以体现中国特色、历史方位和基本原则为模式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的递进跃升为文明诉求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诉求,为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5年07期 No.621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马克思的写作观及其当代启示

    徐梦雅;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他的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思想的传播以文章为载体,文章的撰写离不开马克思丰富且深刻的写作观。马克思的写作目的观经历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实践转向。其写作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与整体性方法的统一。他写作立场鲜明,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作品以人民为主体。马克思的写作态度非常认真,体现在他对待作品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结合。其写作风格形成战斗性、文学性与传播性的平衡。回溯马克思的写作观不仅为理解马克思著作文本提供了方法论框架,更为当代写作指明了方向。

    2025年07期 No.62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政治文明

  •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探析

    程晓平;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纪检监察派驻监督进行了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如领导方式的变更、派驻方式的调整、派驻范围的扩大、职责职能的明确等。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派驻监督制度在提升监督效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制约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派驻机构与驻在机构之间难以有效融合、对“一把手”等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存在困难、派驻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等。为进一步提升派驻监督效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施策:促进派驻机构与驻在机构的有效融合,持续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加强派驻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

    2025年07期 No.621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哲学百家

  • 从“庖丁解牛”透视庄子的生命思想

    景婧;

    “庖丁解牛”是庄子笔下的一则寓言故事。如果把现实中的庄子分别与寓言中的“牛”“刀”和“庖丁”三者相对应,就会发现牛的待解处境、庖丁手中刀的运作方式和庖丁的解牛态度,它们都隐含庄子思考生命问题的不同视角,可视为庄子在表达生命思想过程中的不同化身。透过这些不同化身,可以层层趋近庄子生命问题之思考的全貌。

    2025年07期 No.621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阳明心学视域下仁爱发生路径新探——基于“良知感应论”的纵贯横推

    陈萌萌;

    传统儒家通过“亲亲—仁民—爱物”的线性推扩实现爱的普惠维度,这在现实中往往面临依赖情感经验与推扩动力匮乏等困境。对此,阳明以“良知自然条理”为依据,将差等之爱得以可能从情感经验转至良知本体对万物性理的直接照察,实现差序与普遍的辩证统一。首先,阳明揭示差等之爱并非机械遵循亲疏规则,而是良知对生命价值秩序的明觉判断,由此赋予差等之爱以本体必然性;其次,心学通过“孝悌本心本性”的定位,将家庭伦理升格为“仁理发生”的端绪,既保留了爱亲情感的“具体性”“实践性”,又赋予其作为分殊之爱的本源性地位;再次,引入气论证成人物同源性,以“一气流通”的形质基础与“良知主宰气化”的“先验禀赋”,弥合差等之爱与普惠泛爱的界限;最后,提出“感应之几”机制,强调良知与万物在感应活动中双向唤醒,使具体情感与形上仁体在当下实现“即体即用”的融合贯通,由此处理传统推扩论的情感衰减困境。

    2025年07期 No.621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善美意蕴

    黄翠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当代呈现,蕴含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真,表现为存在论意义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共在的本真状态,在实践基础上呈现人类对自然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把握,这种认识与客体本质和规律相符合、一致和接近,在终极目标上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善,表现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好生活的价值追求,指引道德行为的对象从人类转向非人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呈现为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人自由也让自然自由的最美状态。

    2025年07期 No.621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 理解的开端问题:论胡塞尔现象学中“悬置”的意义

    苏振甲;

    胡塞尔通过发展现象学,指出了回到纯粹意识领域的必要性,这意味着对世界的理解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作为具体的现象学操作步骤,悬置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胡塞尔通过重申悬置,找到了哲学得以重新开始的可能性。传统形而上学诉诸事物之在场状态,形成了无法通达世界的绝对屏障。悬置跳出了在场性的束缚而回到了事情本身,并将现象学思考的事物限定在纯粹意识层面。通过考察意识行为来确定世界的构成性要素,成为胡塞尔理解世界并试图为一切科学奠基的主要目的。没有悬置也就无法打开现象学的世界,也就无法真正开启理解世界的崭新视域。

    2025年07期 No.621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技术时代的欲望哲学:斯蒂格勒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吸收与创新

    刘家言;

    斯蒂格勒认为当前的“文化资本主义”所建立的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文化工业所生产的电影、音乐等“第三持存”技术通过截获注意力来实现对人类感知的把控,将个体原本各自独立的感性生活转入大众传媒的控制中,从而摧毁了人的个体化存在的基础,造成了当代人欲望的毁灭。而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发展出了一套以视听媒介为载体的营销策略,建立感官刺激促使个体采取消费行为,以此满足人的精神“空洞”,然而这并不能填补欲望,反而让消费停留在了“驱力”这一冲动层面,最终只会导致“精神的贫困”。斯蒂格勒认为要改善这一境况就要重新理解反精神分析式的“欲望”及其作用,引导人回到具体可感的生活本身,不再试图“占有”物,而是去“体会”物,实现对自身以及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感”的回归。

    2025年07期 No.621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 模型与对象——一种紧缩方法看表征

    郝伟;

    科学模型和真实对象之间的表征关系是当前科学哲学的焦点问题。科学模型是最直观的科学资料之一,它与真实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对科学表征进行解析的一种答案。根据“表征”一词的两种含义,模型作为真实对象的表征就被赋予两个属性——相似性和同构性。但是,相似性和同构性并不是使模型成为表征的原因,而是将它们定义为表征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是表征成功的构成因素,而且科学表征的产生有其目的或目标。紧缩方法通过意向性的使用使表征成为模型的一个功能特征,使其成为使用者依赖的替身,能够处理真实世界中的研究对象。总而言之,紧缩方法体现了科学实践的应用性,是一种更可取的科学表征说明。

    2025年07期 No.621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法学论丛

  • 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信任法益

    欧阳心仪;印波;

    《刑法修正案(十二)》将民营企业人员背信行为纳入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规制范畴,本罪采用信任法益+财产法益的复合法益结构:信任法益包含内部信任(职务廉洁性)与外部信任(忠实义务)双重维度,前者指向董监高不得滥用职权谋私的消极义务,后者强调维护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义务;财产法益则作为基础性前提法益,以重大损失要件构筑犯罪门槛。两法益呈现动态位阶关系:借助法益位阶理论,能合理限缩同类营业的认定范围,避免将家族企业内部竞业行为不当入罪;财产法益承担入罪筛查功能,信任法益则决定行为不法本质,二者共同构成行为—结果的双重评价基准。通过信任法益的类型化区分,可精准识别利用职务便利的行为边界,厘清与职务侵占罪的竞合关系。

    2025年07期 No.621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文化论苑

  • 《仰止堂规约》的理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徐泉海;

    《仰止堂规约》是南宋理学家陈宓、潘柄共同制定的学规,二人曾从学于朱子,受到师门的直接影响而订立此学规。《仰止堂规约》劝勉学子为学:辨志应取其大者,致知当力求该博,正心须扩充善端,修身要庄整严肃,处事则循义弃利。这些主张均蕴含了丰富的理学思想,呈现鲜明的朱子学特色,是理学制度化与社会化的体现,具有传承道统的意义。《仰止堂规约》旨在助力学子涵养高尚品德、成就圣贤人格,这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是相一致的,围绕立德树人来阐释其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

    2025年07期 No.62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论唐代审美意象时空观的美学特质

    初娇娇;

    唐代作为中国美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与审美意识形态相互交融的时代,也是时空观念绽放异彩的时代。各文学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与转化,而就在这众多艺术互相融入之中形成了意象时空美学特质。时空美学特质是时代审美主题的诗意显现,与时空本体、审美建构妙合无二,是意象时空感知与理解的必要维度。唐代审美意象时空的美学性主要体现为时空的无限性、时空相互合一以及时空境域化的审美主题,它们共同交织形成唐代别具一格的时空之美,为整个中国古典意象时空美学树立一个典范。

    2025年07期 No.621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文艺评论

  • 论顾广誉《学诗详说》的释《诗》特色

    魏晓丹;郝桂敏;

    清代浙江籍学者顾广誉的《学诗详说》,是一部前人很少关注的《诗经》集解性著作,该书诞生于清朝中晚期,呈现出集有清一代学术思想之大成、向近代转型的特点:本之《毛诗》,博采前代学说,几无门户之见;既重视训诂,又强调对义理的申发,且具有较强的思辨精神。总体上来说是一部吸收了众家不同学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诗经学”著作。

    2025年07期 No.621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邓欢

    <正>邓欢,男,汉族,1984年5月生,中共党员,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2年6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以来,邓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哲学基础等研究领域。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篇。出版团课教材1部,理论著作1部。指导学生获“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十余项。近期,邓欢副教授的研究重点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形态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话语转换范式等问题上。

    2025年07期 No.6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投稿须知

    <正>为严格体现刊物编排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现对各方来稿提出下列要求,敬请作者一体知悉。一、来稿须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或网站上发表过,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二、本刊优先刊发国家、省(区、市)社科基金项目稿件,请直接将稿件发到本刊电子信箱:lilunjie2023@163.com。三、在文首注明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通联信息。基金项目内容包括:项目级别、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通联信息内容包括: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联系电话(手机)、E-mail。四、作者署名在文章标题下方。

    2025年07期 No.62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下载本期数据